亚洲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_无码在线播放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制服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政府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王正偉:打好轉變發展方式這場攻堅戰

來源: 時間:2010-03-08 點擊: 我來說兩句


       記者:為什么要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到戰略決策的高度來理解?

  王正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戰略任務。在今年春節前夕,中央舉辦省部級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意義、中心任務,高瞻遠矚,立意新,用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全面系統地分析了國際金融危機前后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認真總結了黨中央、國務院應對危機的科學判斷、戰略決策,強調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危機感,闡明了重要性、必然性。轉變發展方式既是一場持久戰,又是一場攻堅戰。我們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真正落到實處。

  記者:寧夏為什么提出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具體來說有怎樣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王正偉:近年來,寧夏立足于特殊的區位實際,堅持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先后實行了“節能減排十大鐵律” 、《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辦法》、《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工作方案》,每年推出“為民辦10件環保實事”,取得明顯成效。污染減排實現歷史性突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9.8%和5.03%,降幅分別排名全國第二和第四(2007年排名第18和第22),分別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的89.2%和83.6%。環境質量繼續穩步改善:黃河寧夏段Ⅲ類水質以上斷面所占比例為100%,其中Ⅱ類水質斷面占33.3%,斷面達標率比2007年提高近20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降幅-5.2%,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個百分點。但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在收入分配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還不夠協調合理。如果不痛下決心、下大氣力,來實的、動真的,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必須積極主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是解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深層次問題,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勢頭,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抉擇。

  從增強經濟抵御風險能力的現實需要看。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外需,外貿依存度不斷攀升,2001年為38.7%,06和07年分別高達67%和66.2%,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08年回落為57.1%,09年急劇滑落到45%,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沖擊。這說明,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外貿順差偏大、投資率偏高、消費率偏低的經濟增長格局難以持續,容易造成經濟大起大落。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一方面直接使我區外貿遭受重挫,寧夏外貿出口增幅由2008年的15.8%,急劇下滑為2009年的-41%;另一方面由于寧夏近一半的工業產品是初級產品,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出口受挫傳導,工業發展遭受重創。可以說,外需急劇萎縮造成的直接沖擊和傳導影響,與寧夏經濟結構中的固有矛盾“雙碰頭”,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主因。由于國際市場需求短期內不會恢復快速增長,甚至會相對收縮,必須努力開拓國內市場。這是調整優化我國經濟總需求結構的重大方略。據測算,我國消費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拉動GDP增長1.5—2.7個百分點。內需尤其是消費將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第一推動力,必將使我國由“制造大國”、“出口大國”、“高儲蓄大國”向“消費大國”轉變。寧夏必須更加主動地適應我國經濟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不斷增強全區經濟的抗風險能力,更多地分享國家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紅利”,使跨越式發展航船在市場風云變幻中始終破浪前行。 

   從后危機時期搶占發展先機的大趨勢看。歷史經驗表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發展,關鍵是要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和新興產業發展潮流,不斷形成新的戰略支點。18世紀下半葉,英國乘工業革命之勢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上世紀40年代后,美國、日本、德國憑借電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核技術等新技術革命,成為世界主要經濟強國。當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在為后危機時期的經濟發展做精心準備,紛紛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綠色經濟等作為新一輪的發展重點,搶占世界經濟新的制高點。如果我們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上,就會坐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良機.。

  從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客觀形勢看。當前,氣候變化、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已經成為國際斗爭的一個焦點。近年來,寧夏雖然萬元GDP能耗、耗水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了大幅下降,但仍然壓力較大。如果不痛下決心、下大氣力,來實的、動真的,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必須積極主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努力以較小的資源環境代價,實現更長時間、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 

  從增進民生福祉的根本立場看。經濟增長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持續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干凈的水、新鮮的空氣、優美的環境等方面的期盼越來越高,對理順居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訴求也越來越多。我們只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適應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發展和升級,使社會產出分配更加合理,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堅決杜絕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現象,堅決杜絕高耗資源、嚴重浪費的現象,堅決杜絕急功近利、“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現象;始終做到“三個重點培育”重點培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科技型企業,重點培育創新能力強、自主品牌優的質量型企業,重點培育能耗低、成本低的節約型企業。 

  記者:如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王正偉: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的關系,走健康持續型的發展路子。保持當前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實現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根本出路還在于調結構、轉方式。要把立足當前保增長與著眼長遠調結構有機結合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始終做到“三個堅決杜絕”,即堅決杜絕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現象,堅決杜絕高耗資源、嚴重浪費的現象,堅決杜絕急功近利、“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現象;始終做到“三個重點培育”重點培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科技型企業,重點培育創新能力強、自主品牌優的質量型企業,重點培育能耗低、成本低的節約型企業,使近期調整有利于促進長遠結構的優化。 

  正確處理宏觀與微觀的關系,走創新支撐型的發展路子。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有賴于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而發展方式的轉變,同樣有賴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既要調整優化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城鄉區域等宏觀大結構,更要調整優化產業、企業、產品等之間或內部的微觀小結構;既要開發好、利用好、保護好各類能源資源,更要科學整合生產要素、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水平,從而推進經濟增長由資源消耗、投資拉動向要素支撐、創新驅動轉變,推進三次產業結構、投資消費結構、城鄉結構協調發展,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堅持保護節約與開發利用并重,在開發中加強保護,在保護中有序開發,積極開發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性資源;保護性開發煤炭、礦產等不可再生性資源,努力提高能源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投入產出率,通過工藝技術和產品創新降低能耗,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堅持把核心技術、知名品牌、自主知識產權作為自主創新的方向和重點,花大力氣發展科技含量高和低能耗、低污染的產品。 

  正確處理速度與效益的關系,走質量推動型的發展路子。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經濟發展不等于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強調的是數量增加;經濟發展在強調數量增加的同時,注重結構改善和質量提高,是質和量的有機統一。沒有經濟的數量增長和物質財富的不斷積累,就沒有又好又快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寧夏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較快發展,但總量小、底子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較低層次仍是基本區情。因此,擴大總量、提升層次依然是寧夏現階段最迫切的任務,但在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正確處理快與好的關系,堅持量質并舉、供需并重,追求好中求快、優中求進。 

  正確處理發展與環保的關系,走環境友好型的發展路子。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相互促進的,發展是硬道理,環保是硬任務,目的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寧夏“三面環沙”,沿黃區域是全區產業和人口的密集區,中南部地區又是生態環境的脆弱區,經過多年持之以恒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初步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的新背景下,推進寧夏跨越式發展,必須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進一步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寧可犧牲GDP也要保護好環境的理念,始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以全國節水型示范省區和防沙治沙示范省區建設為抓手,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繼續堅持“三不”原則:不占用基本農田搞工業項目;不增加黃河取水量,主要靠節約用水和水權轉換解決工業用水;不突破環境容量,主要向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要效益。積極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產業,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邊污染邊治理、邊恢復邊破壞的老路,既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更不以放松發展來消極地保護環境,做到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統一與協調,保護好塞上江南新天府、母親河、大六盤等現有的生態環境,建設經濟繁榮、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寧夏。 

  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轉變”上動真格,在“發展”上見實效,切實把經濟發展轉變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軌道上來。 

   記者:近年來,寧夏立足特殊的區位實際,堅持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推進跨越式發展、科學發展的戰略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下一步將推出怎樣的舉措? 

  王正偉:寧夏地處祖國西部內陸腹地、既不沿邊更不靠海,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雙加速”期。今后一個時期,寧夏要著眼于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努力使發展方式越來越優、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擴大內需。一方面我區不斷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提供了巨大的投資需求;另一方面,不斷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創造了有效的消費需求。因此,調結構、轉方式必須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作為牢牢把握的著力點,既保持較高的投資率,又努力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要全力以赴擴投資,千方百計促消費。 

  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性核心問題。發達國家現代產業體系是由現代服務業發展比較充分的產業構成,占到GDP的70%左右;發展中國家比較健康的產業體系,應該是農業基礎穩固、工業占主導地位、第三產業比重穩定上升的產業構成,也就是“二三一”模式。目前,從寧夏的總體來看,一產不穩、二產不強、三產不足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必須加快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新型工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新增長點的基本產業結構,打造符合“兩型社會”建設、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 

  推進城鎮化進程。研究表明,城鎮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人均GDP將提升2.25個百分點;每增加1000城鎮人口,將帶動10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就業和勞務輸出10萬人。目前,世界城鎮化平均水平已超過50%,發達國家在80%以上,而寧夏城鎮化率僅為46%。這表明,寧夏推進城鎮化的空間巨大、任務依然艱巨。在這方面,要切實做到“四個加快”:一要加快黃河金岸大建設。城市群是城市化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以打造黃河金岸為主軸,加速推進“六個一體化”,才能帶動產業聚集、人口集中、城鄉統籌、山川協調。二要加快推進城鄉大統籌。研究制定完善統籌城鄉發展的方針政策,加快實施城鄉規劃編制、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區域市場、生態建設和公政服務“六個一體化”,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區域之間均衡配置,形成城鄉一體化的新格局。三要加快中小城鎮大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逐步形成銀川區域中心城市、四個地區性中心城市和縣城、小城鎮相互依托、協調發展的城鄉布局結構,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有序轉移、就業落戶,挖掘釋放最雄厚的需求潛力。四要加快中南地區大轉移。大力支持固原市及各縣城和海原新區建設,切實增強固原市的輻射帶動能力。特別是要通過城鎮化,加快中南部地區教育移民、勞務移民、生態移民步伐,使一半以上的山區群眾走出大山、融入全區大中小城鎮,使當地長期過度開發的資源環境得以休養生息,從根子上實現脫貧致富。 

   構筑內陸開放經濟區。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更好利用全球生產要素和市場加快發展。寧夏經濟已逐漸融入世界,受國際影響越來越大。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開放程度不高,外向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必須立足于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

  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加快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要始終堅持把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途徑,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大的力氣,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推進改革創新。近年來,寧夏涉農補貼“一卡”到戶、藥招“三統一”等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少生快富”、農村信息化等經驗在全國推廣;共享鑄鋼大型水電機組葉片、中色東方刃料級研磨材料生產線等技術國內同行業領先,這些改革創新積極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但總體上看,無論是改革深度,還是創新力度仍有較大差距。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創新,逐步建立有利于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形成具有寧夏特色的創新發展模式。

 

分享: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rmww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