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_无码在线播放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制服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文學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中正之道 優素福馬常勝阿訇

來源: 時間:2015-07-24 點擊: 我來說兩句

伊斯蘭中正思想概論

感贊仁慈的安拉,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得享終極關懷——伊斯蘭信仰。經由伊斯蘭這一恩澤,我們找到了人生的價值、方向和意義。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贊頌安拉,并祝福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我們的先知、師表、典范、楷模。他承擔了使命,完成了信托,忠告了穩麥,并給他的穩麥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伊斯蘭大道,傳播教道千年,始終光亮如初。凡服從安拉和使者的人,確已獲得了偉大的成功;凡違抗安拉和他的使者的人,確已陷入明顯的迷誤之中。祝福先知廉潔的眷屬和忠貞的圣門弟子,以及追隨效仿他們行善的所有的人們。 

近半個世紀以來,在全球穆斯林學術界,中正思想已經逐漸成為主流理念,為越來越多的穆斯林學者所認同。伊斯蘭信仰共同體在經歷分散、內耗、四分五裂之后,通過弘揚和堅持中正思想,不斷加強內部的聯系,又有希望走向團結統一,成功解決內部存在的諸多問題,同時改善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的關系,這是安拉對這個時代的恩典。

中正思想來自于偉大的安拉。在尊貴的《古蘭經》中,安拉說:“就這樣,我使你們成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們見證世人,而使者見證你們。”(2:143)又說: “你們當秉公地謹守衡度,你們不要使所稱之物分量不足。”(55:9)“中正”即中庸、公正、公道、不偏不倚,在兩個相對的事物之間建立公平與均衡,它屬于伊斯蘭最顯著的特征和最核心的價值理念。

根據艾布·賽爾德·胡德利所傳圣訓,先知(原主福安之)把《古蘭經》第二章第143節經文中的“沃瑟圖”一詞解釋為公正、公平。(布哈里輯錄)先知強調:“萬事以中道為佳。”(《世俗與宗教之禮儀》)他反復提醒穆斯林謹防極端,說:“你們當謹防在教門中極端,你們的前人只因為極端而遭受毀滅!” (奈薩儀輯錄)并曾連續三次強調:“極端者已經遭受毀滅。” (穆斯林輯錄)

伊斯蘭的中正,并非抽象玄奧的理論,而是鮮活的指導。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和思考,滲透在人類信仰和生活之中的伊斯蘭的中正思想舉目可見。
(一)天道與人道
天道與人道之關系,從不同的角度,也可以視為信仰與生活、主的權力與人權、精神與物質、敬主與愛人、功修與人倫等等關系。
天道與人道這一對概念主要表現在伊斯蘭的功修、人際關系以及倫理道德之中。古往今來,人類往往不能準確把握天啟性和人性之間的關系,要么顧此失彼,要么厚此薄彼。當單純強調主權、主道或者天啟,而忽略或者壓制人權、人性,甚至抹殺人性,便出現出家修行、苦修禁欲的極端。當只談人權或者人性而忽視天啟、否認對造物主的義務,猶如近當代西方的社會價值觀念那樣,將人的自由、尊嚴、享受、個人利益至于至高無上的地位,摒棄天啟的引導,就走向另一個極端——人變成了純粹物欲的奴隸。伊斯蘭在這兩種事物之間建立一種平衡,既不丟失天啟性,也不忽略人性。

《古蘭經》中,天道與人道始終交匯在一起,相互協調而統一,從不割裂開來。例如, “你們當享用安拉賜予你們的給養,并且感謝他。一個優美的城市,一個至赦的主宰。”(34:15)享受給養是人性所需,感謝安拉是天啟性所在。經文給世人展現了一副美麗的畫面:“一個優美的城市”——社會發達、物質充盈、道德完善;“一個至赦的主宰”——創造世界、關愛世界、養育世界。又如,“當禮拜完畢的時候,你們當散布在地方上,尋求安拉的恩惠,你們應當多多地記念安拉,以便你們成功。”(62:10)尋求安拉的恩惠是人的物質需要,禮拜是對安拉的義務,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沒有絲毫的對立和矛盾。再如,“阿丹的子孫啊!每逢禮拜,你們必須穿著服飾。你們應當吃,應當喝,但不要過分,真主確是不喜歡過分者的。”(7:31)吃喝是人的物質需求,是世俗生活,是對人的權利的保障,但其中也需要天啟的引導——不可過分。據奧尼·本·艾布·朱海法由其父傳述的一段圣訓非常形象地闡述了這個問題:先知讓賽里曼和艾布·代爾達依結為兄弟。賽里曼前去探望艾布·代爾達依時,看見溫姆·代爾達依衣衫襤褸,就問她:“你怎么成這個樣子?”她說:“你兄弟艾布·代爾達依在今世一無所求。”艾布·代爾達依回家后給賽里曼做飯吃,賽里曼對艾布·代爾達依說:“你一塊享用。”艾布·代爾達依說:“我封齋。”賽里曼說:“我絕不會動口,除非你也吃。”艾布·代爾達依只好陪他吃。深夜,艾布·代爾達依要起身去禮拜,賽里曼說:“你睡吧。”艾布·代爾達依只好又躺下了。過來一會兒,他又想禮拜,賽里曼再次勸他:“你睡吧。”直到后半夜,賽里曼才說:“現在你起來吧!”他倆洗小凈完成了夜間拜功后,賽里曼對艾布·代爾達依說:“你對你的主有一份應盡的職責,你對你自身有一份應盡的職責,你對你家人有一份應盡的職責,你應當履行你應盡的各項職責。”艾布·代爾達依隨后把這事告訴了先知,先知說:“賽里曼說得正確!”(布哈里輯錄)

(二)精神與物質
精神和物質的關系是人類最常見最主要的關系。有別于只注重精神的建設而忽略物質,或者只注重物質的追求而忽視精神建設的主張,伊斯蘭主張精神和物質二者的協調統一,有效防止了二者的沖突對立。

在伊斯蘭的五大功修中,禮拜和天課是相提并論的。《古蘭經》說:“你們應當謹守拜功,完納天課。”(2:110)禮拜是精神建設,能阻止人干丑事和犯罪:“你當謹守拜功,拜功的確能防止丑事和罪惡。”(29:45)拜功是心靈汲取營養的重要方式。穆斯林每天五次禮拜,站在真主的面前,懺悔自己的罪過,真誠向安拉求恕饒,逐漸地使自己的內心純潔、善良,最終放棄罪惡,從善如流。天課是物質建設,安拉要求穆斯林完納天課,以富濟貧,扶助社會弱勢群體。伊斯蘭從不提倡只注重精神建設而忽視物質追求。

有時會聽到一些說法,什么“有今世就沒有后世”,“精神充實物質就會匱乏”等等,這讓人們難免困惑:究竟應該追求精神還是應該追求物質?其實,伊斯蘭早已化解了這種糾結和矛盾,伊斯蘭在關注精神的同時,強調重視物質建設。如果物質方面很匱乏,精神難以充實和強大,因為強大的精神缺乏支撐它的物質載體。伊斯蘭倡導既要有充足的物質,又要有強大的精神。

先知(原主福安之)曾說:“在安拉看來,強大的信士優越于軟弱無力的信士。”(穆斯林輯錄)這里的強大包括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古蘭經》許多經文在提到精神建設的同時,也提到物質建設,如:“我們的主啊!求你賜予我們今世美好的生活,也賜予我們后世美好的生活。”(2:201)又如:“你應當借安拉賞賜你的財富而營謀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分。你當以善待人,像安拉以善待你一樣”(28:77)伊斯蘭倡導穆斯林追求兩世的成功與幸福,今生的成功、尊貴和榮耀離不開用物質支撐和彰顯。“尊榮只是真主和使者以及信士們的。”(63:8)先知曾經詮釋了物質成功的內涵:“今生的幸福美滿生活需要三個要素:賢惠清廉的妻子,舒適便利的交通工具,寬敞明亮的住宅。”(穆斯奈德輯錄)從古到今,貧窮、疾病、愚昧是人間的不幸,絕不是光榮和值得炫耀的資本。




分享: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rmww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