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_无码在线播放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制服

您的位置:中國清真網 > 正文

吳志紅和他的清真菜肴

來源:中國清真網 時間:2007-07-27 點擊:點擊:

      中國是一個飲食文化大國,有著悠久的傳統飲食文化。提起中國的菜系,中國人馬上會想到產生在山東省的“魯菜”、四川省的“川菜”和廣東省的“粵菜”等等。在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有一位名叫吳志紅的回族青年廚師,他認為獨具風味和特色的“清真菜”,也應該位列中國名牌菜系之列。所謂“清真菜”,就是專指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吃的菜肴。烹制清真菜有很多規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選用豬肉和自然死亡的動物肉。 

  我們先講講吳志紅自己的故事。今年35歲的吳志紅出生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自幼家境貧寒,他排行老大,很早就幫助父母做家務,父母不在家還要為弟妹們做飯,這也為他確定了日后從事廚師這個職業的理想。1986年,初中畢業的吳志紅考入寧夏商業學校學習烹飪,經過半年多的刻苦學習與實踐,吳志紅對中國的烹飪技藝有了深刻的認識。

  “烹飪確實是一門藝術,一個好的烹飪大師跟一個藝術家也沒什么兩樣。我感覺像涼菜的冷拼呀,跟畫家繪畫沒啥區別。只不過,他們畫在紙上,我們畫在盤子上,反而更神奇一些,因為這個東西既能看又能吃,所以到最后,越來越對這個行業感興趣。”

  對烹飪產生濃厚興趣的吳志紅,不但按照老師的要求刻苦學習刀功、雕刻、配菜、烹制等烹飪技能,自己還買來專業書籍深入鉆研。1988年,吳志紅以優異的成績從寧夏商業學校畢業,分配到一家酒店工作。他炒的菜總是受到客人表揚,因此受到酒店老板的器重,晉升他為廚師長。吳志紅理應很滿足了。但是,他卻認為烹飪是個很深的學問,自己的水平還有待于精進。于是辭去當時被人們認為是“鐵飯碗”的公職,到中國的北京、廣州、南京等大城市去闖蕩,邊干邊學。他在繼承優秀傳統“清真菜”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和創新,借鑒其他菜系的技法突出“清真菜”的色、香、味,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1997年,理論和經驗都有一手的吳志紅,被寧夏一家很有名的酒店聘為廚師長。1999年10月份,他參加了中國第四屆全國烹飪大賽,參賽作品叫“紅杞羊腩”,主要原料是寧夏“五寶”之一的紅寶枸杞子,和寧夏回族群眾喜愛的羊肉。由于吳志紅大賽經驗不足,準備不夠充分,有一道菜沒有完成。即便如此,他還是僅以0.01分的微弱劣勢屈居亞軍,給評委和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1年,中國烹飪協會決定外派一名中餐廚師到埃及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他們一下子想到了吳志紅。接到邀請的吳志紅,毅然放棄了自己已有的名氣和安穩富足的生活,到異國他鄉從頭開始自己的事業。

  “把自己出國看作是一種經驗財富和自己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因為畢竟是國外的五星級飯店,它是一個世界連鎖的飯店,它對咱們的管理呀,以后的經驗積累都有很大的幫助。”

  初到埃及,由于工作壓力大,語言無法溝通,沒有中文電視和報紙,想和家里人說說話吧,打國際長途電話的費用又很貴,這讓吳志紅一度非常苦悶。

  “那陣小孩呀,愛人呀都在家里,所以經常會有牽掛的心理。小孩那時剛三歲多嘛,可以說正是最好玩的時候,但是不能在一起。到春節的時候,我記得有一個老鄉,他正好回寧夏,給我帶的我兒子在幼兒園錄的錄音帶。你在宿舍里一個人要聽兒子給你唱歌,聽著聽著,我真的說良心話,眼淚都流下來了。”

  但是,吳志紅認為自己肩負著中國外派工作人員的責任,代表著寧夏幾百萬回漢人民的形象,依然任勞任怨,堅持做好工作,贏得了酒店老板的信任和稱贊。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注意到當時開羅就沒有像樣的中餐廳,所以最后我就跟一個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叫'唐城'的餐廳。這個餐廳開了之后,在半年之內就把局面完全打開。”

  在這段創業過程中,吳志紅開始學習英語和阿拉伯語,逐漸地能與員工和顧客們進行流利地交流了。在交流中,他總是大力介紹自己的家鄉寧夏。

 “我們這個餐廳開業以后呢,接待了十幾個國家的旅游團,都會問我們,你們這個餐廳是那里的老板呀,或者說廚師來自哪里呀?然后我會告訴他們我們老板是寧夏的,我們的大廚也是寧夏的。他們有的對中國寧夏缺乏了解,你就跟他們解釋,說寧夏是中國一個穆斯林省區。這種話在我們經營的這幾年當中說了很多,我感覺確實是宣傳寧夏的一個窗口。”

  到了2005年,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的教育問題日益突出,吳志紅產生了去新加坡發展的想法。

  “新加坡那邊因為是華人比較多,再加上對孩子的教育從小就講中英文,那么一家人又能在一起,所以想轉到那邊去發展,開拓新加坡的市場,因為新加坡本來就有20%的穆斯林,將近80萬人。”

吳志紅在馬來西亞“世界烹飪大賽”獲獎后與世界中國烹聯秘書長楊柳合影

  2005年7月份,吳志紅回到寧夏,辦理好去新加坡的各種手續,剛要出發,突然接到中國烹飪協會打來的電話,希望他代表中國廚師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辦的世界烹飪大賽。倉促之間,吳志紅來不及在國內準備,就飛赴新加坡湊齊參賽原料,趕到馬來西亞去參賽。 

吳志紅在“世界烹飪大賽”上的獲獎菜“回鄉炸果”

  “(吳):我一個熱菜一個面點,都是獲了世界最高獎,特金獎。這‘特金’呢就是比金牌還要高一個檔次,就是‘特別金質獎章’。我那面點上面雕刻了一個清真寺,代表我們寧夏的民族特色,做的我們寧夏的回民炸果,面點就叫‘回鄉炸果’。

  記者:你那個熱菜叫什么名字?

  吳:‘紅杞羊腩’。”

  您可能覺得耳熟,沒錯。這道“紅杞羊腩”就是吳志紅上次在國內比賽獲得亞軍的那道菜。吳志紅為什么又選擇這道菜參賽呢?他說:

  “我確實想把這道菜推廣給大家,就是讓大家看得到、摸得著,能吃到嘴里,適合推廣,這是最終的比賽的目的。尤其能把我們寧夏這種特色的食品推廣到世界,我覺得對于提升我們寧夏餐飲業的地位呀、飲食業的形象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吳志紅的“清真菜”在國際大賽的成功,在寧夏業界引起很大震動,寧夏政府部門和烹飪協會覺得清真品牌確實有推廣前途,給了他榮譽,也鼓勵他更好地推廣寧夏“清真菜”這個品牌。吳志紅自己覺得,光靠“清真菜”推廣,影響有限,他把下一步目標定為清真食品加工。

  “因為我自己也感覺到,寧夏是穆斯林地區,但是寧夏的清真食品在國內好像老是聽不著,有時候也覺得挺遺憾的。作為個人也好,講大一點,為了咱們寧夏的清真食品的發展,還是想做一點事情。想著立足寧夏,把寧夏這個產品通過穆斯林這個特色,打響全國,甚至全世界。”

分享: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rmww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